中德商桥,德国公司注册
2025/09/13

2025年德国大选结果揭晓:默茨领导联盟党胜选,中德关系面临新变量

德国大选结果揭晓


 

2月23日,德国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尘埃落定。作为欧洲经济长期以来的“火车头”,此次选举不仅意味着德国政治生态的转变,也将为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带来长远影响。

 

德国联邦议会大选落下帷幕。初步计票结果显示,默茨领导的联盟党凭借28.6%的支持率赢得本次大选。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发全球关注,默茨的上台给德国乃至欧洲政治格局带来诸多变数,中德关系的走向也成为各界热议焦点。

 

2025年2月23日,德国联邦议院选举结果正式出炉,由基民盟(CDU)和基社盟(CSU)组成的保守派联盟党以较大优势胜出,其总理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将出任新一届德国总理。此次选举被视为德国政坛的重要转折点,联盟党时隔多年重新执掌联邦政府,而执政的“红绿灯”联盟(社民党、绿党、自民党)因经济治理不力失去选民信任。尽管联盟党未能单独获得过半席位,但默茨已明确排除与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合作,未来可能选择与绿党或社民党联合组阁。

 

2月24日凌晨,德国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德国联邦议院(议会下院)选举初步计票结果。基督教民主联盟与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联盟党得票领先其他政党,在选举中获胜。

根据德国《基本法》,选举后30天内必须召开联邦议院首次会议,由议员选出新的联邦总理。一般情况下,获得最多选票的政党总理候选人将被提名为联邦总理。德国联盟党总理候选人、基民盟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领导的保守派重新掌权成定局,默茨将成为德国新一任总理。

 

目前,总理候选人默茨的首要任务就是组建新内阁。由于其所在的联盟党一直明确拒绝与选择党合作,同时组成党派之一的基民盟拒绝与绿党合作,“联盟党+社民党”的黑红大联盟很可能回归。如两方能迅速达成共识,快速组成一个稳定的政府,对德国的经济、外交和安全都是利好发展。

 

基民盟/基社盟(CDU/CSU): 由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担任总理候选人。梅尔茨强调财政纪律,主张削减开支、调整社会福利(如改革公民基本收入Bürgergeld)等,以恢复政府财政健康 。在外交和安全上,梅尔茨立场强硬,明确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强调德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领导作用 。CDU/CSU总体上倡导通过市场和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反对过多政府干预,支持降低欧盟监管负担  。在欧盟改革方面,联盟党支持提高欧盟效率但不愿过度集中权力,反对欧盟发行共同债务  。在移民问题上,梅尔茨曾表示需要更严格的管控以应对非法移民浪潮。

 

社会民主党(SPD): 现任总理奥拉夫·朔尔茨所在政党。在执政四年后,SPD支持率下滑至历史低点附近 。朔尔茨政府在执政期间推行了较进步的社会和气候政策,但因与联盟伙伴在财政开支和气候立法上矛盾激化而导致联盟瓦解 。SPD竞选纲领强调维护社会福利体系,继续当前的移民和难民政策,同时强调德国对欧洲安全的责任  。在外交上,SPD承诺履行北约2%防务支出目标,支持加强欧洲防务工业和军备出口政策协调,主张以欧盟统一立场来应对中国,将中国定位为“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  。对乌克兰则继续提供支持,但强调北约不应直接卷入与俄罗斯的战争 。

 

联盟90/绿党: 作为朔尔茨政府一员,绿党同样人气受挫,目前民调约在13%左右 。绿党以激进的气候政策著称,主张加速能源转型,实现气候中立。然而在当前竞选中,极右民粹势力上升削弱了绿色议题的主导地位,绿党在移民等议题上的人道立场也受到挑战 。绿党纲领依然聚焦于能源转型和气候保护,支持通过欧盟层面的新筹资机制和联合债券来投资清洁基础设施 。他们还主张欧盟改革,包括取消某些领域的一致同意规则、赋予欧洲议会立法提案权,甚至长远愿景是建立“欧洲联邦共和国” 。在外交上,绿党对俄罗斯持强硬立场,坚定支持乌克兰,并对中国问题持批评态度。

 

“内忧外困”新政府将面临多重难题

执政联盟完成组建后,“内忧外困”的局面等待新政府尽快解决。难民问题、经济衰退可谓是“内忧”,而特朗普上台以来本着“美国优先”原则推行的种种政策,则是德国面临的“外困”。

 

移民问题

2022年以来,德国接纳超过200万难民,由此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近期一系列与外国人有关的暴力袭击事件更是引发人们对移民的不满。默茨领导的联盟党在非法移民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

 

经济困境

近年来,受地缘冲突、能源危机等影响,德国陷入持续高通胀,外需疲软冲击工业出口,德国经济整体呈现低迷态势。2024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经价格调整后比上年实际下降0.2%,2003年以来首次连续两年负增长。

 

默茨在竞选期间曾表示,“我们现在正处于经济衰退的第三年,这种情况在德国前所未有。德国目前有300万失业人口,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增长。同时,我们还有70万个空缺职位无法填补。”

 

 

对华政策

欧盟-中国关系: 作为欧中关系的传统桥梁,德国政策对欧盟整体对华态度有指标意义。过去默克尔长期奉行对华接触政策,将中国视为重要经济伙伴。然而近年来德国政界对华共识趋于强硬。朔尔茨政府发表的对华战略文件已将中国定位为“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三重角色,强调减少关键依赖 。未来政府无论朝左或朝右,在总体方向上都会延续这一再平衡策略,但在力度上有所区别。

 

如果保守派执政,德国可能在经贸上稍倾向企业利益,维持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但在国家安全相关领域更加强硬。例如,梅尔茨政府或许允许德国车企在华继续拓展,但在5G网络等关键基础设施上坚持排除华为等中企设备。联盟党也倾向于与美国、日本等民主伙伴合作应对中国的挑战,包括在印太地区增加德国海军存在(如延续2021年德国派军舰赴亚太的举措)。同时,CDU/CSU内部既有经济派(主张务实合作)也有安全派(警惕中国威胁),新政府需要在内部取得平衡。可以预见的是,德国将推动欧盟以更统一的声音对华,一方面寻求贸易投资领域的互惠,另一方面在外交上对中国予以回应。

 

若社民党和绿党势力保留,新政府对华可能更加强硬甚至带有价值观色彩。特别是绿党人士(如现任外长贝尔伯克)主张“对华强硬”,强调价值观外交,不惧在敏感议题上公开批评北京。然而考虑到德国经济对华高度依存(如汽车业销售,大众等深耕中国市场),即便是绿党在政府中,也不会与中国全面对抗,只是在“去风险”(De-risking)方面下功夫,比如审查对华投资并限制对华技术输出。总的来说,德国选举后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将体现在:对华经济依存度是否会在政府引导下明显降低,以及德国在欧盟内对华强硬阵营(如波罗的海国家)和温和阵营(如匈牙利等亲华者)之间如何引导共识。如果德国更趋向强硬,欧盟可能在针对中国的投资审查、出口管制、涉台立场上采取更统一且强硬的政策;反之,德国若维持高度务实,欧盟对华政策也将保持谨慎,不轻易卷入美中对抗,将更多强调欧洲的“第三方”定位。

 

社民党

在最新的竞选纲领中,朔尔茨总理所在的政党继续将中国描述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该表述曾见于联邦政府2023年7月出台的“中国战略”中,这是德国政府历史上首个跨部门的综合性对华战略。

“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的说法其实是沿用了欧盟早前就欧中关系提出的三重定位。可以想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社民党还将在对华政策上与欧盟唱和,因为该党在其竞选纲领已明确,在对待中国时要“和欧盟协调一致”。社民党同时强调,许多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或军备控制等,德国只能与中国联手应对。

 

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

在对华政策上,联盟党提到了“系统性竞争”一词。该党希望同中国维持密切的经济关系,但也要减少关键性的经济依赖,特别是为保护关键基础设施以及保护与安全相关的技术之必要。联盟党还认为,在非洲、“全球南方”国家以及亚太地区,欧洲不应让中国和俄罗斯主导局势。

默茨上台后,德国对外政策存在调整空间,这将给中德关系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经贸领域,德国经济面临增长困境,默茨主张降低企业所得税和公司税、彻底取消团结税、废除供应链法等,旨在提振经济。若这些政策落地实施,德国企业竞争力有望提升,中德在汽车、新能源、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合作或将迎来新契机。但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中德经贸合作也可能面临关税调整、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绿党

作为主导“中国战略”出炉的执政党,绿党同样视中国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同时,绿党还认为两国之间的对抗性竞争正越来越成为北京关注的重点。

这一由经济部长哈贝克、外长贝尔伯克领衔的政党指出,德国应减少对中国单一且且高风险的依赖,并使双方的贸易关系更加多元化。

 

对于德国的未来发展,默茨直言“优先任务就是要加强欧洲,然后逐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为此,稳定有力的合作伙伴是必不可少的。2月14日,他已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向王毅外长表示,联盟党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保持两国关系良好发展势头。德方坚定支持自由贸易,愿为推动妥善解决中欧摩擦发挥建设性作用。

国内德国及欧洲研究方面的专家表示,中德关系也许随着新政府成立经历一段调试期,但不会有很大影响。默茨本人具备经商背景,加上未来德国新政府提振经济的重要任务,中德之间长久以来的良好经贸合作基础可以一定程度上协助德国新政府达成转型目标。

 

 

中方在2月2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对德国新一届联邦政府提出了一个期许。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始终从长远角度看待中德关系,秉持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发展双边关系,愿同新一届德国联邦政府一道,巩固并发展好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这句话,德方应当认真领会,因为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中德关系始终稳定发展的基础。

另外,中方也强调,德国和欧盟具有全球影响力,乐见欧方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将一如既往的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战略自主。

针对德国大选结果,2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德关系,愿同新一届德国联邦政府一道,巩固好、发展好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方乐见德国和欧盟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战略自主,愿同德方、欧方共同努力,为世界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中方的表态传递出积极信号,展现出推动中德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诚意与决心。

在德国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德企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德国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创历史新高,达73亿欧元。面对全球经济逐渐加深的不确定性,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是德国应对内外挑战的可行之举。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日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约会见德国基民盟主席默茨。王毅表示,中方支持德国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动荡国际形势下,愿同德方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支持自由贸易、践行多边主义。默茨表示,联盟党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密切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愿同中方一道,保持两国关系良好发展势头,推动德中合作取得更多成功。德国坚定支持自由贸易,支持德中、欧中深化合作,愿为推动妥善解决欧中摩擦发挥建设性作用。

 

默茨还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召开期间,跟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会谈。当时,默茨就直言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愿同中方一道推动两国取得更多的合作。

 

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马铭博Maximilian Butek于2月24日上午接受了国际知名的财经媒体彭博社(Bloomberg)电视直播采访。

Maximilian Butek表示,德国企业目前在中国显然也面临着一定挑战。由于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以及不断提高的运营成本,从德国进口产品的竞争力也在下降。因此,会员企业认为新政府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德国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要与中国进行更好的讨论。他们希望这些之前对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导致的紧张局势能转化为公开对话,讨论如何应对两国关系中的挑战,以及如何利用彼此的机遇。德国应进一步投资中国,以保持在全球的竞争力。

 

 

 

签证移民政策

 

移民议题是本次德国大选的另一焦点。自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以来,德国在移民政策上经历了从开放包容到趋于收紧的演变。这一演变同样发生在欧盟层面:成员国试图就新的移民与庇护协议达成一致,以兼顾责任分担与边境管控 。作为过去十年接收难民最多的欧盟国家,德国政策走向对欧洲整体移民政策至关重要。

在德国主要政党中,针对移民和难民的立场存在显著差异。

 

德国大选已经结束,保守党接下来可能会对移民政策进行调账,在新一届德国政府组建完成之前,已经有部分移民政策已经确认,在2025年初已经开始实施,部分规划中的政策暂不知道是否会如期进行。

 

CDU/CSU和FDP在移民问题上态度日趋强硬,强调“法治与秩序”。他们主张严格区分难民和经济移民,对于前者要求在欧盟外设立庇护申请中心、实施快速甄别和遣返机制,以减少非法入境;对于后者则引入技能筛选,优先高技能人才。联盟党批评红绿政府对移民管控不力,承诺重新掌控边境。事实上,2023年德国已重新实施对部分欧盟内边境的临时管控(如与波兰、捷克边境),以打击非法越境 。梅尔茨在竞选中多次将“遏制非法移民”作为政纲重点,称必须减少德国对难民的“吸引力”,包括收紧福利待遇等。自民党FDP虽在社会议题上偏自由,但在执政期间积极推动更严格的庇护法审核流程,与联盟党在此议题上有共识。值得警惕的是,2023年一些地方出现了主流保守派与AfD在反移民议题上的隐性合作迹象:例如在图林根州议会,基民盟议员曾与AfD一起通过一项要求更严控移民的议案,引发舆论哗然 。虽然联邦层面梅尔茨迅速否认会与AfD合作,但这一事件显示出保守派在压力下可能采取更右翼的移民政策立场 。

 

保守党(联盟党):试图废除双重国籍法,恢复以前的入籍要求(居住满8年而非5年)。此外,该党还提议收紧庇护政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取消德国公民身份(如刑事犯罪)。

 

2025年1月,联邦议院出现了历史性的一幕——在极右翼 AfD 的帮助下,一项关于收紧移民政策的保守派动议在近代史上首次获得通过——基民盟/基社盟正在继续推进他们的议程。

预计基民盟/基社盟将在周一的代表大会上通过一项“立即行动计划”(Sofortprogramm)。

除了梅尔茨提出的长期边境管制、边境拒收、更多驱逐出境和驱逐前拘留的五点计划外,基民盟还希望继续执行周五在联邦议院未获足够支持的“移民流入限制法”。该法将加强联邦警察拘留无证移民的权力,并限制被拒绝的寻求庇护者与暂缓驱逐的家人团聚。

根据“立即行动方案”,基民盟希望尽快扭转“‘红绿灯’的快速入籍”。该计划称:“德国护照是融合的终点,而不是起点。”

快速通道允许特别融合的、至少有 C1 德语水平的外国人在短短三年后入籍,而标准通道是在德国居住五年。

 

1月29日德国中右翼保守党基民盟(CDU)和基社盟(CSU)提出一项旨在限制移民的议案,该议案得到了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和自由右翼自民党(FDP)的支持,在左翼社民党(SPD)、绿党(Die Grünen)和左党(Die Linke)的反对下,以微弱的3票优势获得通过。

 

基民盟(CDU)领导人梅尔茨对于限制移民提出了“五点计划”,具体内容包括:

1. 边境管制与拒签:难民如果没有签证或者居留权,则将在德国边境被拒绝入境。

2. 禁止被拒绝的寻求庇护者入境:任何被拒绝过的人都不可以再次进入德国。

3. 拘留犯罪的寻求庇护者:在送出境之前,这些人应当被拘留。

4. 每日驱逐:大规模增加驱逐人数,加快驱逐速度。

5. 限制家庭团聚签:有权获得保护的人不应带家属入境。

注:该议案不具有法律效力,非法律条文。

 

社会民主党(SPD):倾向于支持技术工人移民,并致力于减少移民官僚主义。社民党可能会继续推动机会卡签证等政策,帮助外国工人更好地融入德国社会。

 

 

 

 

 

 

 

 

 

 

立即获取定制方案

提交需求表单,1小时内获取《德国公司注册可行性评估》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